在高鐵新竹站西側,一場關於未來城市生活的構築正悄然展開。這不僅是一項地上權開發案,更是一場對於城市節奏、人文風景與科技進程的深刻對話。宏匯集團攜手鐵道局,啟動為期70年的願景實踐,以「未來之心Gateway Plaza」為名,書寫新竹下個世代的城市地標。

作為開發總面積達1.5萬坪、樓地板面積上看3.24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,這座高達40層的建築將成為新竹縣的天際線新標竿,更是台灣高鐵沿線的科技門戶之一。然而,「未來之心」的意義,不止於高度與量體,它所承載的是一座城市的未來生活藍圖。
設計為城市鋪陳情感與溫度
在高科技產業與軌道經濟迅速推進的新竹,「未來之心」不僅是科技創新的象徵,更是一種對於城市生活質感的深層思考。美國建築GP設計團隊與SWA景觀團隊,攜手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,以國際級的視野與在地理解,構築一座兼具人性尺度與都會動能的複合場域。
建築不只是容器,它應該引領人與空間的關係重構。此案核心設計語彙之一,即為大跨度的空橋平台。它不僅是一項工程技術的突破,更是一道情感的連結。空橋將高鐵新竹站、台鐵六家站、竹北森林水圳公園三位一體串聯,彷彿是一條城市呼吸的綠色動脈,連接著通勤者的腳步、居民的日常與旅人的憧憬。

城市不只是交通節點,而是生活的展演場
高鐵站區從來不該只是移動的起點與終點,而應成為生活風景的延伸。未來之心 精心配置友善人行空間與綠意植栽,讓建築不再是孤島,而是融入生活紋理的有機場域。未來的中央公園設計不僅提供旅客轉乘等待時的休憩空間,更將成為新竹在地居民假日親近自然的場所。
廣場水池設計柔化城市邊界,與周邊商業空間──包含精品百貨、特色餐飲與娛樂設施,共同營造出一座具有人文溫度與未來感的城市客廳。它將不只是購物中心,更是一處情感交會與城市記憶交織的生活劇場。

建築作為未來願景的容器
預計2030年全面完工的「未來之心」,不只是對空間規劃的實踐,更是對未來生活型態的前瞻預言。人們從中看到的不只是量體與功能的集合,更是建築師如何用專業介入社會、文化、產業與生態的整合嘗試。它所象徵的,不只是新竹的科技門戶,更是一個向未來敞開的城市窗口,一座讓產業得以聚落、市民得以停留、生活得以延展的智慧城市核心。
為城市注入一顆會呼吸的未來之心
未來之心並非一棟單一的建築物,它是一場城市的集體創作,是對於「人—空間—未來」三者關係的重新定義。建築師所構築的,不只是冰冷的鋼筋與玻璃,而是能承載城市靈魂的容器。新竹,以科技聞名,而人們期待這座「未來之心」,能讓這座城市也以人文與生活的深度,被世界記住。

更多精采內容:www.idshow.com.tw/idtalk
